10&11月展覽推薦

— 沂藝術 2018年10月22日

1. 藝術家在此(The Artist is Present)

|中國上海|余德耀美術館|2018.10.11-2018.12.16

國際時尚品牌GUCCI近年來跨界與藝術界合作,推出多個藝術展覽,今年10月便與享譽盛名的當代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合作,推出大展「藝術家在此」。「藝術家在此」展覽的衍生,源自於知名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於2010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頗為轟動的回顧特展「藝術家在現場」。莫瑞吉奧·卡特蘭作為此次展覽的策展人,特別商情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授權,複製其展覽,與三十多位中外藝術家,一同探討藝術創作手法中備受爭議的複製與挪用的課題。展覽共有17個展間,除了展出策展人莫瑞吉奧·卡特蘭等藝術家的作品外,也展出GUCCI與藝術家聯名合作的商品。

2. 瑪麗亞‧斯拉波娃亞洲首展(Maria Svarbova Asia Premiere)

|台灣|花博流行館|2018.10.22-2018.11.18

瑪麗亞‧斯拉波娃,1988年生於斯洛伐克,擅長在營造的奇幻攝影氛圍中捕捉都市人重複生活的無力與無奈感。色彩輕盈且飄渺的畫面中,姿勢僵硬且面無表情的模特兒,或是佇立在波光粼粼的泳池旁,或是在任何生活中可看到的場景日復一日的重複著既定的動作。觀者從這些寂寥、看似無生氣的作品裡,彷彿看見自己的生活樣態,從而省思自己日常的意義。斯洛伐克攝影師瑪麗亞‧斯拉波娃伊以系列作品「Swimming Pool」打開知名度,2016年因為台灣流行歌手田馥甄作嫁專輯形象照而廣為台灣民眾所知。此次展覽將展出除了展出她的知名系列作品「Swimming Pool」外,也展出「Human Space」、「Plastic World」這兩個系列的作品。「瑪麗亞‧斯拉波娃亞洲首展」為異角藝術對於攝影、光影嘗試的長期計畫「Art Angle edition」裡籌劃的展覽之一。身為IPA國際組織在台唯一合作夥伴,異角藝術透過集資平台的方式,籌劃大型攝影展,希望推廣台灣攝影師走向國際。

3. 2018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18)

|台灣|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演一館|2018.10.26-2018.10.29

已邁入25週年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今年毫無例外地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演一館舉行。今年共匯集了來自13個國家、135家畫廊、超過450位藝術家的作品參展,其中包含34家國內外畫廊首度參展。參展作品作品橫跨平面、雕塑、繪畫、裝置以及影像等,並精心規劃多元特展區,其中包含科技特展、藏家特展、戰後藝術特展、美術館特展,以及與文化部共同打造、扶植新銳藝術家為焦點的 MIT 新人推薦特區等。今年的ART TAIPEI以「無形的美術館」為年度主題,希冀跳脫往昔美術館結構、組織與空間上的束縛,豐富藝術賞析的多元視角,驅動更具思維與創造性策展的無限動能。

4.第12屆上海雙年展「禹步」

|中國上海|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2018.11.10-2019.03.10

作為為中國第一個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於1996年首辦的上海雙年展今年已邁入第12屆。上海當代博物館自2012年起便是上海雙年展的主辦機構與主展場所。墨西哥的策展人、評論家以及藝術史學家特莫克·梅迪納(Cuauhtémoc Medina)為此屆上海雙年展的主策展人,他以中國古代道教儀式,徘徊於進退之間的步法「禹步」為中文標題,與「Proregress」為英文標題,藉由「禹步」這神秘舞步回應結合了「前進」和「後退」之義的「Proregress」一詞,突顯當代文化過剩與無力,僭越與壓抑,社會行動以及虛無主義,提供身為當下矛盾性見證的當代藝術一個深度挖掘當代藝術社會角色的構架。參展藝術家包括法國藝術家卡德爾·阿提亞(Kader Attia)、智利藝術家博路斯帕·哈爾帕(Voluspa Jarpa)、日本攝影藝術家米田知子(Tomoko Yoneda)、中國藝術家楊福東、香港藝術家唐納天(Nadim Abbas)、韓國藝術家鄭恩瑛(Siren)等。此屆展覽也邀請了現任哥倫比亞大學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瑪麗亞·貝倫·賽斯·德伊瓦拉(María Belén Sáez de Ibarra)、紐約日本協會美術館館長神谷幸江(Yukie Kamiya)以及王慰慰擔任分策展人。除上海雙年展外,上海021當代藝術博覽會(ART021 Shanghai Contemporary Art Fair)於同一天在上海開展,第五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5th West Bund Art & Design)則於11月8日至11日舉行。

5. 台北雙年展2018「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台灣 |台北市立美術館|2018.11.17-2019.03.10

台灣藝術界備受期待的台北雙年展,今年以「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為主題出發,探討美術館內、甚至是美術館外的生態系統概念,關注這些機制中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以及此運作機制如何趨向於整體的共同利益。此屆展覽主題由兩位策展人吳瑪悧與來自義大利的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訂定。台灣資深藝術家吳瑪悧長期以來關注藝術在公領域的積極介入,近年來則關注生態環境議題;活躍於藝術評論平台的范切斯科.馬納克達曾策劃多個國際展覽如利物浦雙年展,也曾擔任地五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的評審委員。此屆台北雙年展邀請來自19個國家及地區的41位藝術家與藝術團隊。一同透過實驗性操作讓美術館成為跨學科討論的平臺,藉以向外擴展,在展館的範圍之外引發更多的迴響。

圖一:Maria Svarbova, Human Space series ©mariasvarbova.com

圖二上: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場照,圖片提供:2018上海雙年展

圖二左下:Maria Svarbova, Swimming Pool series ©mariasvarbova.com

圖二右下:第12屆上海雙年展海報,圖片提供: 2018上海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