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表現主義

— 沂藝術 2018年4月27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為控制文化思想,將抵觸納粹思想的藝術作品污名化為頹廢藝術(Degenerate Art),甚至嚴禁現代藝術的公開展覽,導致德國的現代藝術一度停滯不前。隨著希特勒政權瓦解、二次大戰結束,德國藝術才得以復甦,而審視民族戰敗歷史的新浪潮——「德國新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m)在六零年代開始萌芽,於七八零年代蔚為流行。東德藝術家維納爾·圖布克(Werner Tübke)、威利·系特(Willi Sitte)開此先河,創作有著德國表現主義的主觀直接。同時,因為政治理念被東德政府驅逐離境的巴塞利茲,1963年在柏林第一次舉辦個展,因爲作品帶有爭議而引起社會輿論與關注。而當政治歷史成為創作的要素之一時,便奠基了「德國新表現主義」的思想基礎,進一步影響這群蓄勢待發藝術家的創作方向。

這股發展的勢力尤其以出生於二戰前後的藝術家為主,他們汲取表現主義著重內心感受之特點,在創作思想上更追求自由多樣化、強調人文的歷史內涵,常以強烈色彩、粗糙紋理、具象的主題來表現。

新表現主義以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呂佩爾茨(Markus Lüpertz)、安森.基佛(Anselm Kiefer)、西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A.R. 彭克(A.R.Penck)、印門朵夫(Jörg Immendorff)為首,隨後潮流蔓延影響至全世界,像是義大利藝術家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Francesco Clemente)、恩左·庫基(Enzo Cucchi)等。

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1938)

巴塞利茲於1963年在柏林第一次舉辦個展,因為作品《Naked Man, 1962》、《Big Night Down the Drain, 1962/63》露骨又有性意味的內容觸怒當時保守派,被政府以妨害社會風俗沒收,尤其《Big Night Down the Drain, 1962/63》描繪了正在自慰的男性侏儒,該作品直至1966年才被歸還,目前收藏於德國科隆的路德維希美術館(Museum Ludwig Köln)。藝術家以「倒轉形象」創作,上下倒置的對象仿佛沒有重力的束縛,不斷地向上攀升,粗獷恣意的筆觸更添幾分重量,讓畫面達成詭異的平衡,創造全新的圖像閱讀法方式,成為他個人的標誌性創作符號。在去年三月倫敦蘇富比,一幅1965年《跟隨紅旗》(MIT ROTER FAHNE ,WITH RED FLAG)被一位通過電話競拍的買家以約908萬美元(約2億8千萬新台幣)買下,創下藝術家拍賣歷史最高紀錄。

西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1941-2010)

說起西格瑪·波爾克,他最廣為人知的事件便是發起六零年代「資本現實主義運動」(Kapitalistischen Realismus)。因為小時候波爾克舉家從東德逃往西德定居,資本主義對經濟帶來的衝擊影響深刻留在他的腦海裡,於是決定與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佛斯泰爾(Wolf Vostell) 等人發起運動,以挪用大眾流行圖像到創作中,藉此嘲諷西德蓬勃發展的消費文化。而西格瑪·波爾克風格變化多端,早期以嘲謔社會寫實主義、普普藝術為主;七零年代關注當代社會政治議題,他轉向投入攝影;八零年代回歸繪畫,開始嘗試各種化學劑料在畫布上的作用反應。西格瑪·波爾克的理念對年輕一代的美國藝術家產生深遠影響,像是朱利安·許納貝(Julian Schnabel)、大衛沙勒(David Salle)。

呂佩爾茨(Markus Lüpertz,1941-)

與其他新表現藝術家相比,呂佩爾茨的圖像主題可說是最豐富的,創作風格經歷了數次重大的轉化。在六零年代,便開始創作帶有個人鮮明色彩的「酒神頌歌」系列並持續至今;七零年代進入德國主題階段,以軍帽、鋼盔、鐵鏟等物件代表德國;八零年代則偏向神話歷史,在創作生涯裡,呂佩爾茨一直在尋求一種更具情感性和代表性的繪畫形式。有趣的是,呂佩爾茨在1977年毫無理由便拒絕參加第六屆卡塞爾文獻展,但等到第七屆文獻展時,他卻又改變主意,參加了該年展覽。

安森.基佛(Anselm Kiefer,1945-)

基佛在七零年代從師於觀念藝術家代表約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波伊斯在推行社會運動上的貢獻深遠影響基佛。基佛的作品不限媒材,像是稻草、灰燼、泥土、金屬等自然材料及有機物質,利用物質的屬性紋理,讓創作更富於材質本身的層次堆疊,將自己對德國歷史的反省與探尋轉化為象徵性的符號。目前個人拍賣紀錄最高價為1983的《Dem Unbekannten Maler (To the Unknown Painter)》,於2011年紐約佳士得以350萬美元成交(折合約1億新台幣)。

A.R. 彭克(A.R.Penck,1939-2017)

A.R. 彭克自學成材,以原始的符號形象為創作元素而聞名於世。當年他為了躲避東德當局的監視,而將名字Ralf Winkler改為A.R. 彭克,且在1968年正式採用。因為東德的政治箝制,彭克無法公開展出作品,之後被驅逐出境至西德科隆,結交了印門朵夫、呂佩爾茨等志同道合的藝術家朋友。創作繼承了德國表現主義對原始藝術的熱愛,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符號語言,試圖以這些象形符號傳遞歷史軌跡。

印門朵夫(Jörg Immendorff,1945-2007)

印門朵夫原本在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學習舞台設計,之後從師於藝術家約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並深受波依斯影響,因為偏激進式的反資本主義政治活動被學院開除。直至七零年代,印門朵夫才算是回歸繪畫創作,內容具政治色彩。像是印門朵夫著名的《德國咖啡館》(Café Deutschland)便是藝術家對國家分裂的痛苦感受,以象徵符碼語彙隱藏在其中,反映了藝術家在動盪時代、民族歷史的深刻體驗。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

里希特在六零年代逃往西德後,與西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等人就讀杜塞道夫藝術學院,並組織「資本現實主義運動」諷刺西方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早期他開始探索照片與繪畫之間的關係,從照片取材所要的色調繪製在畫布上,模糊了攝影和繪畫之間的界限,奠基藝術家的創作理念。隨後在七零年代探索抽象,重心逐漸以此為中心,並探索不同媒材領域,像是他為德國科隆主教座堂設計彩色花窗玻璃。藝術市場上,里希特的拍賣成績斐然,像是2012年10月倫敦蘇富比,里希特的《Abstraktes Bild, 1994》以3,400萬美元拍出(折合約10億新台幣),創下在世藝術家拍賣的最高價紀錄。2015年2月倫敦蘇富比晚拍,格哈德‧里希特的《Abstraktes bild, 1986》以4,632萬美元成交(折合約14.6億新台幣),為目前藝術家個人最高拍賣成交紀錄。

 

圖一:格哈德‧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Abstraktes bild》,1986, 以4,632萬美元成交(折合約14.6億新台幣),為目前藝術家個人最高拍賣成交紀錄。©Gerhard Richter

圖二上左右:西格瑪·波爾克 Sigmar Polke, 沂藝術攝影

圖二左下:印門朵夫 Jörg Immendorff Blaue Punkte:Grüne Punkte (Blue Dots:Green Dots),1965 ©Michael Werner

圖二右下:呂佩爾茨 Markus Lüpertz, Schuhabdruck—dithyrambisch (Shoe print—Dithyrambic), 1965 © Markus Lüpe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