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搖滾宗師Pink Floyd

— 沂藝術 2021年3月1日

在競爭激烈的搖滾樂壇能夠同時通過藝術與市場上嚴苛的評論考驗,眾多樂團中不知凡幾;而英國前衛搖滾( progressive rock )樂團 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正是少數,在商業上獲得極大成功,又保留了自己獨有的風格,擁有崇高不朽的藝術光環。和滾石合唱團、披頭四並列使上最偉大的三大搖滾團體,他們於1973年所發行的專輯《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在美國告示牌(Billboard)連續32年都榜上有名,打破Johnny Mathis於1958年發表的《Johnny's Greatest Hits》所創下的停留排行榜490週的紀錄。《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美國地區的銷售超過1500萬張,全世界總銷售量估計超過3500萬,且不斷有新版問世。Pink Floyd 於1996年與2005年分別入主美國搖滾名人堂和英國音樂名人堂,他們的音樂影響了後世的流行音樂及許多歌手包括大衛・鮑伊(David Bowie)、電台司令(Radiohead) 等 。

1965年,四個來自倫敦的大學生一起組團,樂團的名稱是由核心人物席德.貝瑞(Syd Barrett)取自兩位古老的藍調藝人的名字Pink Anderson和Floyd Council結合起來,平克.佛洛依德就此誕生。他們每週都在地下室排練、在小酒吧演出,在幾年間發行了七張專輯跟幾張單曲,卻並不是很出名,直到1973年推出了《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才逐漸締造Pink Floyd的傳奇性。Pink Floyd最初的音樂風格以迷幻搖滾為主,可說是迷幻搖滾始祖;他們的音樂彷彿是有了色彩及圖形,具體的美學形象是重滿色光三原色的重疊影像及波動的漩渦,不同於一般搖滾樂,他們將tape-loops、feedback、echo delay這些被歸類誤差的現象當作音樂素材使用,運用效果器及樂器創造出非連貫性、跳Tone的節奏,融入了日常中的環境音,如校園鐘聲、機械運作聲等。這些非典型的的創作手法,搭配上具有哲學思辨的歌詞,這樣有著高度實驗性的音樂,在當時就彷彿是在已既定成俗的樂壇丟下一顆震撼彈,也為後世的搖滾樂開創新的風格。

Pink Floyd以《破曉風笛手》(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正式打開他們在大西洋兩岸的知名度,不料其中一位團員席德.貝瑞卻因過度使用LSD,導致精神狀況每況愈下,幾乎無法再繼續寫歌創作。告別了席德.貝瑞的Pink Floyd,少了幾分瘋狂迷幻的氣息,但卻逐漸轉往前衛搖滾,音樂上呈現轉為深邃、充滿哲思和主題概念性的風格。他們的專輯幾乎都是「概念性的專輯」,不同於一般商業性的專輯會有一兩首主打歌,歌曲之間的關聯性並不高,而「概念性的專輯」則是以同一主題貫穿整張專輯,於是從第一首歌到最後一首歌都是連在一起的,如同在述說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樣長篇幅的概念性音樂,運用他們一貫的樂曲風格,搭配上具批判性的歌詞。Pink Floyd的音樂大多描寫社會上的黑暗與不公,替當時人們龐大的消沈感獲得舒緩及宣洩。 1970年代正值英國經濟困頓、失業率飆高,人民因此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這張專輯一開始,貝斯手羅傑.華特斯(Roger Waters)只是想借用月球永遠背對人類的陰暗面,來象徵現代人內心深處的壓力和瘋狂,同時紀念著精神分裂的席德.貝瑞;其中歌詞對於金錢、現代資本主義生活、戰爭等等的控訴,種種價值觀符合當時英國正面臨的情況,所傳達的概念也同樣符合現今的社會。

有著強烈反叛精神的Pink Floyd,在走紅後也對整個唱片工業提出批判;在第九張專輯《 Wish You Were Here 》封面設計是兩個商人握手而其中一人燃燒著火的經典圖片,唱片封底則是一名站在沙漠上無臉、失去靈魂的 Pink Floyd 唱片推銷員。歌曲中運用合成器營造出冷洌工業機械性電音聲效,譏諷著整個工業化的音樂市場;這張專輯同時也是向Pink Floyd創團靈魂人物 席德.貝瑞致敬。1977年,英國搖滾樂流行起龐克搖滾;具有反叛精神,以精簡的樂器加上反建制原則(anti-establishment)的歌詞,龐克搖滾拒絕主流的音樂市場,多以自己製作唱片,透過獨立的唱片公司進行發行。然而Pink Floyd並不畏這股風潮,推出《Animals》這張專輯,延續著充滿概念和哲學隱喻的創作初衷,以豬、狗、羊等三種動物做為主角,隱喻了三種類別的人類,運用如同喬治・歐威爾《動物農莊》的概念,以超現實手法表達對現實的恐慌、不安、令人絕望等黑暗陰鬱的主題,揭露現實社會的荒誕與苦痛,也是對當時追求虛無主義、不講求音樂本質、仇視前衛搖滾的年輕龐克樂團的反擊。Pink Floyd這樣音樂概念甚至延伸到了影視,1979年定位為「搖滾歌劇」(Rock Opera)概念專輯《The Wall》也在1982年由大導演亞倫.派克(Alan Parker)將其改編成電影,由羅傑.華特斯親自擔綱編劇;影片《迷牆》由緊張、咄咄逼人的音樂和詭異的聲光效果組成,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結構貫穿,但音樂與畫面的結合完美的展現了每個情節表達的思緒。影片將主角的孤獨比喻成一堵牆,而「牆」的形成在人生歷程的每一個階段都被建立,題材涉及到戰爭、人性、教育、家庭、兩性關係以及兒童心理障礙和毒品危機。《迷牆》傳達著反戰意識和對桎梏社會「人性」的思索。

Pink Floyd除了在樂壇德高望重,在藝術圈也有著舉足情中的地位,他們甚至可以說是聲音的藝術團體。2017年倫敦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 幫他們舉辦了回顧展,不只是看在他們於前衛搖滾的地位外,在視覺上的呈現也極具藝術風範:充滿哲學性省思意味的封面設計,以各種裝置藝術所建構的表演舞台,還有與動畫電影的合作。從經典的《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的三稜鏡,將迷幻精神詮釋淋漓盡致;到《Animals》封面飛在天空中的充氣豬,都是實際打造一隻九公尺的豬造形氦氣氣球,讓它飄浮在巴特錫(Battersea)火力發電廠上空;以及與英國諷刺插畫家Gerald Scarfe合作的《The Wall》,樂團的名字與團員樣貌不再是封面的元素,運用了能和專輯概念與歌曲相符合的設計,去傳達出音樂想要帶出的訊息;在Photoshop還未問世的年代,是運用相片影像加工的藝術創作。在演唱會的舞台設計上,Pink Floyd幾乎可以是說將專輯的概念視覺化完整得呈現在樂迷眼前,將《The Wall》中Gerald Scarfe所繪製的角色轉化成大型充氣玩偶,以及把專輯封面上的飛天豬都放上的演唱會的舞台,聽他們的演唱會就像是看一場豪華的舞台劇。

電子音樂在現今我們可能習以為常,但在1970年代,Pink Floyd的音樂風格卻是前所未見。他們並不是唱片工業裡的搖滾巨星,他們是創造搖滾新世紀的藝術家,看見了現代人性種種脆弱、黑暗的層面,以及工業化後社會結構衍生出的荒謬、無理、壓抑與控制,但Pink Floyd將這些苦痛、悲傷、憤怒、惆悵都賦予了清晰的面貌,在《The Wall》中從說「在荒原上嚎叫的我們,不過是牆上的某塊磚。」即使迎面而來是一片黑暗,但別忘了奮力一搏。這個影響後世音樂、震古鑠今的樂團在2014年以睽違二十年的專輯《The Endless River》當成告別作,就如同鼓手梅森曾說過,這個樂團 「用最恰當又美麗的方式」下台一鞠躬,但他們影響力及音樂仍舊存在深遠。

圖片© Pink Floyd

圖片二中左 Inside the Pink Floyd: Their Mortal Remains exhibition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