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像藝術鬼才-湯尼・奧斯勒 Tony Oursler

— 沂藝術 2020年5月23日

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被譽為美國錄像藝術之先鋒,作品結合各種媒材,例如錄像、雕塑及行為藝術,將影像帶出二維空間,嘗試將影像的虛實帶入現實空間,創作出獨特的錄像藝術。

錄像藝術家湯尼・奧斯勒,1957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從小受到父母的薰陶而對藝術創作產生興趣,1979年他取得加州藝術學院的藝術學士學位。大學時期受到約翰・曼德爾教授(John Mandell)對觀念藝術授課內容的影響,開啟了他之於素描、繪畫外,對於日常生活中的電視媒介與戲劇表演的思考,進行了一系列錄像、繪畫、表演等相互結合的創作形式。

最廣為人知的是以人的面部錄像投影於球體及其他形狀上的作品;它們彷彿是活著的雕塑個體,會喃喃細語、會吶喊、抽搐,或驚恐的注視與觀眾互動。他利用幽默、諷刺和魔幻的手法,與手工製的道具或背景融合,形塑出一種人工式的稚拙趣味。他的錄像作品,用大量的人類頭像作為主題,以投影的方式裝物件轉換為有趣的裝置,例如布娃娃、日常用品、白色物體甚至擴及戶外空間,現成物結合真實影像投影,在奧斯勒的精心安排下展現了栩栩如生的表情與情境。

奧斯勒以大眾媒體作為靈感發想,探索個體心靈及大眾文化與現代科技之間的關係,同時研究著新媒體對於人類意識的影響。奧斯勒曾在訪談中說道:「我對於什麼是藝術,最初期的想法是來自我這個時代的電視。」當時電視上的動畫、蒙太奇手法及現場表演,都成了以後他創作的靈感來源。奧斯勒運用影像、雕塑及行為結合成多媒體藝術的可能性。利用他的錄像和裝置藝術將自然於人類之間的關係界限變得模糊,他所創作的不單只是錄像作品,而是創造出一個劇場、一個幻境的氛圍。在錄像科技、光影、聲音,與模擬人類的幻境下,引領觀者穿梭於虛實之間,人類與科技之間的存在問題。

西班牙CAAM現代美術館的藝術總監奧馬爾・帕斯誇爾(Omar-Pascual),對奧斯勒的作品這樣說道:「他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藝術家。他太多才多藝、太有可塑性、太明朗、太不受束縛、太具實驗性、太嬉皮也太有趣。這些特質都非僅僅能用評論家的一言兩語來概括,這麼多年來,我都無法從一個簡單、被動的旁觀者角度來看奧斯勒的作品。我每一次接觸他的作品,都會重新發現和認識它們。這種驚喜和不確定的感覺總是自然產生,因為奧斯勒不會讓你捉拿到他的意圖,他不會讓你感到厭倦。」

奧斯樂曾在眾多知名國際美術館舉行個人展覽。2011年,奧斯勒受邀參加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平行展玻璃展覽。2005年,其回顧展《Dispositifs》先後在法國巴黎的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西班牙薩拉曼卡的DA2當代美術館及丹麥哥本哈根的坤斯特弗裏根展廳展出。2013年2月,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讓觀眾身臨其境的裝置藝術作品-《The Influence Machine》。他作品可見於多個國際公營以及私人收藏,包括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法國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德國慕尼黑戈茨收藏等。奧斯勒目前於美國紐約定居及從事藝術創作。

今年4月原定將在高雄美術館舉辦的年度國際特展《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因新冠肺癌疫情關係將順延開展。這次台灣展出中有項新企劃,他徵求一位台灣小朋友的臉結合錄像,完成這次專屬於台灣的人臉辨作品。雖然展覽順延至年底開展,但高美館已經在四月陸續推出了《黑盒-幻魅於形》線上前導展,讓觀眾可以先認識這位錄像藝術先鋒。

高雄市立美術館
黑盒-幻魅於形 : 湯尼·奧斯勒
2021.1.23 - 2021.05.16

圖一:PriV%te ©Tony Oursler
圖二左上:artist Tony Oursler ©Tony Oursler
圖二左下:Tear of the Cloud ©Tony Oursler
圖二右上:Obscura ©Tony Oursler
圖二右下:PriV%te ©Tony Oursler